(一)過濾原理
1.攔截作用
-當含有粉塵的氣流通過阻燃粉塵濾芯時,粉塵顆粒會因為濾芯的纖維結構或濾材的孔隙而被攔截。較大的粉塵顆粒由于其慣性,在氣流改變方向時無法跟隨氣流繞過濾芯的纖維,直接碰撞在纖維上被捕獲,這種攔截方式對于粒徑較大的粉塵顆粒較為有效。例如,在一些工業環境中產生的大顆粒粉塵,如水泥廠中的部分水泥粉塵顆粒,在經過濾芯時就會被攔截下來。
2.擴散作用
-對于較小的粉塵顆粒,它們會在氣流中做不規則的布朗運動。當這些微小顆粒靠近濾芯纖維時,由于擴散作用,它們有機會接觸到纖維表面并被吸附。這是因為微小顆粒的質量和慣性小,容易受到周圍氣體分子的碰撞而改變運動軌跡,從而增加了與濾芯接觸的機會。比如在電子工業中產生的一些超細粉塵,通過擴散作用被濾芯捕捉。
3.靜電吸附作用
-在實際應用中,有些阻燃粉塵濾芯經過特殊處理后帶有靜電。當含塵氣流通過時,帶電的濾芯纖維能夠吸引帶有異性電荷的粉塵顆粒。這種靜電吸附作用可以顯著提高對微小粉塵顆粒的捕獲效率。例如在一些對空氣質量要求高的潔凈室環境中,靜電吸附型濾芯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氣中的微小粉塵和煙霧。
(二)阻燃原理
1.材料自身的阻燃性
-阻燃粉塵濾芯采用的濾材通常具有阻燃特性。這些材料在遇到火源時,能夠通過自身的化學結構阻止火焰的蔓延。例如,一些濾材中含有阻燃劑,當受到熱量作用時,阻燃劑會發生化學反應,吸收熱量并釋放出不可燃氣體,從而降低材料表面的溫度,使其達不到燃燒的條件。
2.結構設計輔助阻燃
-濾芯的結構設計也有助于阻燃。其緊密的纖維排列和合理的層次結構可以阻止火焰在濾芯內部的傳播。當局部區域受到火焰侵襲時,濾芯的結構能夠將火焰限制在一定范圍內,防止火災的擴大。同時,濾芯的外殼等部件也可能采用阻燃材料,進一步增強整體的阻燃性能。